鹽田梓村的先祖陳孟德,源於廣東省,寶安,五華縣,長樂,首先遷到沙頭角的鹽田, 後移居到香港,九龍新界,西貢區的鹽田梓(仔)村定居. 育有三子, 陳氏兄弟三人於二百多年前,遷徙於西貢鹽田梓(仔)島上,建立了鹽田梓村. 以晒鹽,務農,捕魚及畜牧為生. 前後經歷了十代,即 "孟", "可", "源", "基", "廷", "國", "榮", "華", "富", "貴".
1880年,先祖已信奉天主教, 隨著天主教傳入本島, 使本村比其他鄉村更快一步了解西方文化. 遠在1867年陳丹書之父親陳廷和三歲已領洗,
在1917年代中,陳丹書叔公已修道成神父. 曾在惠州及汕尾傳教,隨後,村中亦有五位亞姑修道為修女,村民為香港天主教作出傳播福音的貢獻.四十年代,
百多名村民中已有不少的師範生, 如陳伯敏, 陳儒宜等人為其中表表者, 可惜日軍侵華,香港淪陷, 一代英才都犧牲枉死了.
本村聖若瑟堂, 為香港天主教發祥地, 建於1890年, 歷時百餘載而矗立不倒,教堂曾於1948及1962年重修, 每年五月份的主保瞻禮,
數十年來都吸引了不少村民, 信徒及遊人參加。澄波學校為本村啟蒙之室, 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期創辦, 五十年代由已故老師鄔伯揚發揚光大;
其後由村民陳桂生和湯啟安先生執教, 六十年代初期,是全西貢九十九條鄉村中, 唯一有英文學習班的學校, 而湯老師在教授英文上,
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十九世紀初, 因人口的繁衍, 島上的耕種地方不足以自給, 所以開墾滘西洲荒地為農田。其時,
港英政府還未進駐香港(因香港為英國管治只有157年). 起初以羊寮一帶為最廣闊開墾地, 其後更延伸至橋咀島及鄰近小島, 都屬於鹽田梓範圍,
從前水上人家要埋葬先人骸骨, 也要諮詢本村村長, 才可動工.
在廿世紀六十年代, 橋咀島後面的白沙瀾, 曾有一位西人建屋, 需村長同意才能建成, 這是唯一外姓人士建屋在鹽田梓範圍內。五六十年代初期,
由於香港經濟衰退, 人民生活困難, 很多村民都紛紛向外發展。有些移居香港島, 其中有陳志明副主教的父親陳多祿,
曾任南區區議會主席及市政局議員的陳若瑟的父親陳保祿和陳少華的祖先。曾任西貢區議員陳偉強的先祖則移居於九龍等。而已故陳可新則遷徙到新界元朗,
創辦元朗名校---光明學校, 歷時數十載; 其女兒陳少嫺亦是該校校長,其侄兒陳子良更曾任多間天主中學校長。
然而, 大部份的村民則移民到歐洲謀生, 尤以英國為甚。初期大部份村民都從事餐飲業, 為當地社會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在英國和在香港的新一代,
更是人才輩出, 完成大學課程者接近百名, 而學術上有卓越成就者首推陳錦明博士,
陳文華博士。其他如會計師、則量師、電腦從業員、醫生、護士、教師及其他各行各業從業員, 亦是人才濟濟, 他們各人的成就,
為本村增添不少光彩。其餘小部份村民, 則散居於廣州、南洋群島、南美洲、美國及加拿大等地。
在基建工程中, 首推那道建於1950年代的橫跨本島與滘西洲之間的 "橋 "。昔日因村民要到滘西洲農田作業, 須涉水過灘,
亦曾有本村婦女過灘作業時, 被潮漲時的海水所淹沒。基於上述慘痛的經驗, 本村村民下定決心, 避免日後悲劇重演, 由已故村長陳光領導,
動員全村老幼, 由嘉道里提供建築材料, 歷一年多時間和血汗, 終於將橋建成。該橋飽經數十年寒暑的風浪沖擊, 時有損壞。曾在1970年代補修加高;
政府亦在2000年撥款數百萬元, 起加修補, 使長橋重現昔日光彩而迄立不倒。
亦在在六十年代初期年, 香港鬧旱災, 食水困缺, 由村民的血汗, 時間, 捐款和嘉道里捐贈的建築材料的配合, 終於用一年多的時間,
在滘西洲的深環, 建成了水塘。不但為本村解決了食水問題, 更為西貢區內水上漁民在乾旱時, 帶來了方便。島上英泥造成的羊腸小徑,
也是村民的心血結晶, 避免村民於天雨路滑時, 踐踏泥濘之苦.
已故陳己福先生出任村長時,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 為本村帶來了光明之路, 電燈從此代替了火水燈。八十年代, 本村擁有渡船,
亦是本村海內外團結的象徵, 由已故在本港的陳己生和在英國的陳懷仁發動海內外村民籌款買船, 解決了當時村民來回西貢墟的交通。八十年代後期,
為適應香港的回歸及原居民的權益, 由陳懷仁編寫的鹽田梓陳姓族譜, 大大方便和提高了本村村民對祖先淵源的認識和聯繫。
Mamiya M645
Fujifilm X-tra 400
Fujifilm Tiara II
Kodak Gold 100 過期十年
Afga Vista 4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