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馬灣涌漁村和東涌炮台

東涌古稱東西涌,在明朝萬曆年間郭棐的《粵大記》所載的地圖中,已有東西涌(東涌)、大澳、沙螺灣、梅窠(梅窩)、石壁、大蠔山及赤立村等名稱。而且,東涌自宋朝以來已經是漁米之鄉,出產稻米、蒜蔥、花蟹及立魚等。

後來,因清初康熙年間實行遷界,東涌居民全部遷往內陸,復界後才陸續返回原地居住。乾隆年間,大量客家人從東江流域遷入,加上廣府人,人口才日益增多。

現在的馬灣涌村有部份是棚屋,屋身主要由木板,鋅鐵板和柚木板建成,並以堅固的「坤甸木」作支柱。行經馬灣涌村時有一道橋(水泥建築),站在橋上可以看到沿河兩岸有紅樹林,露鳥不時出現覓食,而橋下也有一片紅樹林泥灘,在退潮時細心觀察,你會發現招潮蟹及彈塗魚等生物。

招潮蟹的英文名稱fiddler crab是一個小提琴手蟹,因為當雄蟹搖動牠的大螯時,就好像一個小提琴手在演奏一樣。據漁護署資料顯示,香港可找到6種招潮蟹,而紅樹林裏只有海棲招潮蟹和弧邊招潮蟹兩種。體型細小的海棲招潮蟹多數出沒於紅樹林向海那邊較鬆的淤泥上,留心尋找泥灘上的地洞,很容易發現牠們的蹤影。招潮蟹亦是紅樹林生態的重要一環,因為牠們通處挖掘的地道,對紅樹林起排水作用,有利植物碎屑分解,加速微生物成長,為整個生態系統提供養份。

現在,在昂坪纜車路線下美麗的東涌灣有一個像大澳的小漁村便是馬灣涌村,黃昏時在舊東涌碼頭吹吹海風吃晚飯,欣賞纜車襯托下的日落,別有一番風味。不過,受計劃中的填海和港珠澳大橋工程影響,這小漁村可能快將消失。



東涌炮台

東涌炮台位於東涌下嶺皮村,於1979年已被列入香港法定古蹟,並曾於1988年全面維修,現在兼為東涌鄉事委員會辦事處。

清朝道光年間,為了阻止鴉片貿易和海盜侵略,當時的清朝水師於東涌興建一個所城,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建成,是大鵬協右營守備駐地。古城僅得三面城 牆,三門皆有小望樓,北門稱為「拱宸」。北垣上設有6門大炮,以控制海面交通。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炮台遂被廢棄。香港日治時期,炮台曾被日軍重建。 香港重光後,炮台所在地被用作警署用途,後成為東涌公立學校校址一部份。

砲台由六樽擱在矮城牆上的古砲組成,六炮重量不等,由一千至二千斤不等。現存其中三樽保存良好,砲身上所鑄的字樣,是凸字而不是凹字。凸字的製造是必須在鑄管母模內刻成,而不是鑄後才加工的。

自新界在1898年租借給英國,清兵自炮台撤退後,炮台曾用作警署,二戰期間遭日軍佔據,後用作華英中學校舍、東涌鄉事委員會及東涌公立學校,直到1979年炮台被列為古蹟,炮房成為展覽中心兼東涌鄉事委員會辦事處,陳列東涌炮台的圖片及照片,供遊人參觀。

完成這次生態古蹟之旅後,可經行人天橋返回東涌市中心乘交通工具離開。


侯王廟,東涌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